首頁 / 商務指南 / 公司報稅懶人包 2025(持續更新)
Hong Kong Profits Tax Return Guide

公司報稅懶人包 2025(持續更新)

更新日期:2025年6月9日

無論您是在香港經營有限公司、無限公司,還是自僱人士,了解利得稅及公司報稅( Profits Tax Return)教學都是必須的,不僅有助於財務管理,也確保符合香港稅法要求。

iBlynq 的《公司報稅懶人包 2025》,將為您詳細說明利得稅報稅流程、截止日期、利得稅稅率、計算方法及例子、扣稅項目,以及有關商業稅務申報的常見問題。


甚麼是利得稅 (Profit Tax)?

利得稅是香港針對企業收入所徵收的稅款。簡單來說,只要你在香港經營業務,就必須就當地賺取的利潤繳稅。稅款只針對「應評稅利潤」徵收,而不是「總收入」。換言之,是在扣除成本和開支後的實際盈利徵稅。

以下三類納稅主體都須申報利得稅:

  • 有限公司(Limited Companies)
  • 無限公司(Unlimited Companies,包括獨資經營和合夥經營)
  • 自僱人士(Self-Employed Persons,即自由工作者)

誰需要報利得稅?

簡單來說,只要你是做生意、斜桿族或者提供服務來賺取收入,就需要申報利得稅。

這涵蓋了以下幾種常見的業務形式:

  • 有限公司 (Limited Company);
  • 無限公司 (Unlimited Company),包括獨資經營 (Sole Proprietorship)及合夥經營 (Partnership)
  • 自僱人士/自由工作者 (Self-employed / Freelancer)

因此,不只是開實體店才算做生意,即使是網店店主、KOL、YouTuber 或內容創作者等,只要有業務收入,全部都需要報稅。

香港利得稅稅率

香港採用「兩級制」利得稅稅率,簡單來說,賺得越多,交越高的稅。「兩級制」的好處是,頭200萬利潤用較低稅率,超過的部分才用較高稅率,有助減輕中小企的稅務負擔。

首 $200 萬港元利潤:

有限公司:8.25%

無限公司/自僱人士:7.5%

超過 $200 萬港元部分:

有限公司:16.5%

無限公司/自僱人士:15%


計算應評稅利潤

應評稅利潤的計算其實很簡單:

應評稅利潤 = 應課稅收入 - 可扣減的業務開支 - 免稅額

舉例:

假設你的網店全年總收入為 $50 萬港元,而可扣減的業務開支(如租金、廣告費、物料成本等)為 $20 萬港元。

那麼,你的應評稅利潤就是:$50 萬港元 - $20 萬港元 = $30萬港元

零利潤或虧損情況:

如果你的開支等於或超過收入,那麼應評稅利潤就是 $0 港元。你可能不需要繳稅,但你仍須按時提交報稅表!稅局需要了解你的業務狀況,不申報可能會被罰款。


扣稅項目

以下是常見的可扣稅業務開支:

  • 員工薪金(包括強積金供款)
  • 辦公用品(文具、電腦耗材等)
  • 租金(辦公室、倉庫等)
  • 水電費(電費、電話費、網絡費等)
  • 維修保養(辦公設備、租用場所的維修)
  • 部分固定資產折舊(如電腦、機器等)
  • 廣告宣傳(網上廣告、傳單印刷等)
  • 業務旅行(交通、住宿等合理開支)
  • 專業服務費(會計、法律諮詢等)

值得注意,個人開支不能扣稅(如家庭開支、私人用車等),某些開支(如娛樂費用)亦只可能部分扣稅。所有可扣稅開支必須與業務相關,並保留單據作為證明。


利得稅申報流程

第一步:填寫合適的公司報稅表

每年約4月初,稅務局(IRD)會向企業寄出利得稅報稅表。根據你的業務類型,會收到以下其中一種表格:

  • BIR51:法團 (有限公司)
  • BIR52:合夥經營
  • BIR60(個人報稅表):獨資經營 (5月初寄出)

新公司申報

新公司若未收到稅表,必須在開業後 4 個月內主動向稅局申報(逾期可能被罰)。

收表後申報限期

通常需在1個月內填妥交回(稅局發出的通知信會註明具體截止日)。

電子報稅

相對於實體表格 (需親身或郵寄遞交),企業可透過「稅務易」電子平台提交,更方便快捷。

第二步:提供佐證文件

填寫對應業務類型的稅表,並附上以下佐證文件:

  • 財務報表副本(包括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)
  • 稅務計算表(清楚列明應課稅利潤的計算過程)
  • 核數師報告副本(僅限有限公司必須提供)
  • 收入及開支摘要(獨資經營及小型企業適用)

第三步:準時遞交報稅表

  • 一般需在收到稅表後1個月內遞交 
    (申請延期視乎財政年度年結日)
  • 逾期可能面臨罰款,可能會被檢控

若對填表或稅務計算存疑,建議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代理(如iBlynq),確保申報準確無誤。

如何申請報稅延期?

如果需要更多時間準備報稅表,可透過以下方式申請延期:

  1. 聘請稅務代表
  • 若你委託註冊稅務代表(如會計師事務所)處理稅務事宜
  • 通常可延長至稅務年度結束後 3 個月
  1. 特定會計年度結束日

若你的會計年度在12月31日或3月31日結束,可申請延期:

  • 12月31日結束:可延至次年8月15日
  • 3月31日結束:可延至次年11月17日
  1. 其他特殊情況

若不符合上述條件,可向稅局提出書面申請,並說明合理原因(如業務複雜、突發事件等)。但要留意,延期申請必須在原定截止日期前提出,否則可能被視為逾期。

利得稅申報時間表

首次報稅(新公司)

  • 收表時間: 公司註冊後約18個月會收到首份稅表
  • 回覆期限: 收到後3個月內必須提交
  • 未收到稅表? 主動向稅局索取(可網上申請或致電查詢)

如何索取稅表?

若遲遲未收到稅表,可透過以下方式處理:

  • 登入稅局網站填寫申請表格
  • 致電稅局熱線查詢
  • 親身到稅局辦事處索取

一般報稅時間表

財政年度年結日: 延期後截止日期
4月1日 - 11月30日 (日期代碼“N”)
次年五月初 (延期不適用)
12 月1 日至12 月31 日 (日期代碼“D”) 次年八月中旬
1 月1 日至3 月31 日 (日期代碼“M”) 同年十一月中旬

申報利得稅所需文件

  • 已填妥的稅表(可下載BIR51樣本參考)
  • 損益表
  • 資產負債表
  • 審計報告(有限公司必須提交)
  • 稅務計算表

建議在收到稅表後立即開始準備文件,若會計年度較複雜,可考慮提早聘請專業會計師 (如 iBlynq) 協助。


報稅大不同: 有限公司 vs 無限公司 

無論你經營有限公司還是無限公司,報稅流程和要求都有顯著差異。以下為兩者的主要分別:


有限公司 (Limited Company)
無限公司 (Unlimited Company)
法律結構 獨立法人身份,與股東分開
東主與業務視為一體(無獨立法律身份)
審計要求 必須由執業會計師審計 無需審計
稅表種類 BIR51
BIR52(合夥經營)或 BIR60(獨資經營)
報稅限期 視乎財政年度結算日

合夥經營 - 與有限公司相同
獨資經營 - 8月 / 10 月初 (若委任稅務代表)

所需文件 • 經審計的財務報表
• 損益表
• 資產負債表
• 稅務計算表
• 損益表
• 資產負債表
• 稅務計算表
可扣稅項 僅限業務相關開支
業務開支 + 個人免稅額 (如選個人入息課稅)
個人免稅額 不適用
適用(如基本、已婚、子女、供養父母等)
稅率計算 首200萬港元利潤8.25%,其後16.5%
• 7.5% 或 15%
• 按個人累進稅率計算 (如選個人入息課稅))
常見適用對象 中小型企業 (SMEs)、初創公司、追求獨立法人身份的較大型業務
自由工作者、小型商店、網店賣家、自僱人士

遲報稅 / 漏報稅

每間在香港註冊的公司,即使無實際營運或無收入,都有責任準時報稅。稅務局自 2024 年起,加強對遲報稅、漏報稅或虛報資料的僱主進行審查。如果公司遲報稅或漏報稅,可能會面對罰款、法庭傳票,甚至刑事責任。

後果

項目

遲報稅

漏報稅

定義

未有按時提交報稅表及所需文件

提交報稅時隱瞞或錯漏資料

罰款

• 通常由HK$1,200起,視乎延遲情況或過往紀錄
• 可被罰款高達應繳稅款的3倍

• 可被罰款高達應繳稅款的3倍

其他後果

收到罰款通知書


或被傳召上庭

刑事檢控


須繳付補稅 + 罰款


公司董事或負上法律責任


常見問題

1. 自僱人士需要進行審計嗎?

答:不需要。獨資經營和合夥經營均無需進行審計。

2. 遲報稅會有什麼後果?

答:可能面臨罰款($1,200 港幣起); 追繳稅款(可能加徵利息);法律傳票。

3. 創業成本可視為扣稅項目嗎?

答:可以。與業務相關且用於產生收入的創業開支,可獲扣稅,例如公司註冊費、營業許可證費用、購買辦公室軟件等。

4. 香港公司需要就海外收入繳稅嗎?

答:不需要。只有在香港產生的收入才需繳納利得稅(除非香港被動性海外所得免稅適用)

Contact us

Got any questions?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our services? Or looking to get started? Share your contact details and we'll get in touch with you!